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图表:2018 年农村留守儿童数据[EB/OL].(2018- 09- 01)[2020-12-06]http://www.mca.gov.cn/article/gk/tjtb/201809/20180900010882.shtml.
[2] 郑杨. 对中国城乡家庭隔代抚育问题的探讨[J]. 学术交流,2008,(09):124-126.
[3] 卢乐珍.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(一)隔代教育——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[J]. 家庭教育,2004,(10):6-8.
[4] 何昕彤. 中学生自信心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[J].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(中旬刊),2014,(11):136-137.
[5] 李董平,张卫,李丹黎,等. 教养方式、气质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:独特、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[J]. 心理学报,2012,44(02):211-225.
[6] 朱美静,刘精明. 教养方式对儿童学业能力的影响[J]. 社会发展研究,2019,6(02):43-62+243.
[7] 徐燕. 浅谈家庭教养方式、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[J].管理观察,2009,(18):224-226.
[8] 卢乐珍.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(二)四种隔代教育类型的对比分析[J]. 家庭教育,2004,(10):9-11.
[9] 隗代焱. 祖辈教养方式与学前留守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相关研究[D]. 重庆:西南大学,2017.
[10] 王影. 农村儿童家庭教育中祖辈与父辈冲突的个案研究[D].长沙:湖南师范大学,2011.
[11] 王瑞晴. 城市隔代教养冲突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[D]. 北京:中国青年政治学院,2019.
[12] 徐盼盼. 重庆市农村隔代抚养家庭代际冲突研究[J]. 法制与社会,2016,(10):188-189.
[13] 骆风. 从调查数据看祖辈教育与父辈教育的差异——兼论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协调[J]. 青少年犯罪问题,2015,(03):72-76.
[14] 阮艳红. 父母教育观念对小学生同伴关系影响的研究[D]. 大连:辽宁师范大学,2004.
[15] 王美萍,张文新,陈欣银.5-HTR1A 基因rs6295 多态性与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交互作用:不同易感性模型的验证[J]. 心理学报,2015,47(05):600-610.
[16] 陈向明.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[M]. 北京:教育科学出版社,2000.
[17] 杜红.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祖辈与父辈的价值冲突研究[D].成都:四川师范大学,2015.
[18] 李卓. 幼儿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探析[J]. 教育观察,2019,8(22):138-139.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李小林.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提升方式探析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1,(6):83.
[2]朱宇.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监护权益的缺失与保障策略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1,(12):133.
[3]曹志情.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预防问题研究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2,(1):180.
[4]邓蔚.农村留守儿童视角下对刑事责任年龄制度走向分析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2,(2):130.
[5]徐科.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护探究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2,(10):5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