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岳双奇,潘青梅,李冰倩,等.四种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取食刺吸电位分析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3,29(3):105-111.
点击复制

四种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取食刺吸电位分析
分享到:

《现代农业研究》[ISSN:1006-6977/CN:61-1281/TN]

卷:
29卷
期数:
2023年3期
页码:
105-111
栏目:
理论与实践
出版日期:
2023-03-10

文章信息/Info

文章编号:
2096-1073(2023)03-0105-111
作者:
岳双奇潘青梅李冰倩路航刘妞妞贾恩光乔利*
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
关键词:
茶叶小贯小绿叶蝉刺吸电位技术取食行为
分类号:
Q968.1; S433
摘要:
小贯小绿叶蝉是半翅目叶蝉科刺吸式口器昆虫,是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,高效快速的防治小贯小绿叶蝉对茶 叶的产量和品质有重大意义。本研究采用刺吸电位仪记录,观察小贯小绿叶蝉在喷施不同药剂处理后的茶树枝上的 取食特点,并进行分析。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、噻虫嗪水分散粒剂、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和氟啶虫酰胺水 分散粒剂对新鲜茶树枝进行处理,每种药剂使用4 个浓度,测试雌雄成虫取食差异。结果表明,小贯小绿叶蝉雌、雄成 虫取食行为差异不大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刺探总次数显著少与对照组,差异显著(P=0.041)。药剂噻虫嗪刺探 总次数较对照组少7 次,差异显著(P=0.041)。药剂处理过后影响了小贯小绿叶蝉取食前刺探位置的选择,阻碍取食, 减少了刺探次数的发生。吡虫啉F 波周期数比对照组多12.95 次,差异显著(P=0)。氟啶虫酰胺F 波周期数,比对照组 多6.2 次,差异达显著水平(P=0.035)。说明药剂处理改变了小贯小绿叶蝉的取食行为,使其更多时间用于刺探。

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
[1] 张玉叶,陈志丹,孙威江,等. 茶树对小贯小绿叶蝉组成抗性 的研究进展[J]. 茶叶通讯,2021,48(03):392-398.
[2] 王敏. 小绿叶蝉不同为害程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[D]. 广州:华 南农业大学,2016.
[3] 王海存,李卫芳,李书民,等. 商洛茶园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 技术[J],陕西农业科学,2020,66(4):96-97.
[4] 张君岱,涂修亮,毛迎新,等. 中国茶树小贯小绿叶蝉研究进 展[J]. 湖北农业科学,2017,56(12):2204-2208+2211.
[5] 郭名春,周凌云,周琳,等. 5 种药剂对茶小贯小绿叶蝉的田 间药效[J]. 中国茶叶,2019,41(1):25-26,29.
[6] 胡想顺,刘小凤,赵惠燕. 刺探电位图谱(EPG)技术的原理与 发展[J]. 植物保护,2006,32(3):1-4.
[7] 苗进,韩宝瑜. 假眼小绿叶蝉(EmpoascavitisGothe)在不同品 种茶树上的取食行为[J]. 生态学报,2007,27(10):3973-3982.
[8] JIN S,CHEN,Z. M.,BACKUS,E. A.,et al. Characterization of EPG waveforms for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,Empoasca vitis Gothe (Hemiptera:Cicadellidae),on tea plant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stylet activities [J].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, 2012,58(9):1235-1244.
[9] 金珊,孙晓玲,陈宗懋,等. 不同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 抗性[J]. 中国农业科学,2012,45(2):255-265.
[10] 刘丽芳,徐德良,穆丹,等.EPG 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茶树抗假 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差异[J].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,2011, 38(2):281-286.
[11] 郑雨婷,王梦馨,崔林,等. 基于EPG 技术分析茶树品种对茶 小绿叶蝉的抗性及其相关的抗性物质[J]. 生态学报,2017, 37(23):8015-8028.
[12] 苗进,韩宝瑜. 假眼小绿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取食行为的 EPG 研究[C]. 蒲江: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 集,2006:398-407.
[13] 段盼,吴道慧,胡昌雄,等. 南方小花蝽对三种蚜虫的捕食能 力和喜好性[J].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,2022,38(1):149-158.
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
[1]李世雪.浅谈山区茶叶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及对策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9,(4):33.
 Li Shixue.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 mechanization in mountainous areas[J].Modern Agricultural Research,2019,(3):33.
[2]李健.试论如何搞好山区茶叶种植管理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9,(6):43.
 Li Jian.On how to do well the Management of Tea planting in mountainous areas[J].Modern Agricultural Research,2019,(3):43.
[3]于丽,陆璟辉,林昇.罗源县茶叶低温冻害灾害风险区划探讨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0,(6):107.
 YV Li,LU Jinghui,LIN Sheng.Discussion on the risk regionaliz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freezing disaster of tea in luoyuan county[J].Modern Agricultural Research,2020,(3):107.
[4]何金柱,李治锋.发展欧李叶茶的价值和意义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0,(11):117.
[5]柴苹.茶叶农药残留与检测技术探究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1,(1):131.
[6]巫泽慧,黄泽琳.精准扶贫背景下饶平县单丛茶的营销策略研究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1,(9):4.
[7]周庆华,严贤春*.基于生态理念的茶叶种植技术研究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3,29(4):97.

备注/Memo

备注/Memo:
基金项目: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(科技攻关)“基于茶园鳞翅目害虫灯光和生防菌联合防控技术研究”(项目编号: 222102110109);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新型材料对害虫的诱(驱)技术及产品研发”(项目编号:2017YFD0200907);信阳农林 学院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建设项目(项目编号:ZDXK201701);信阳农林学院科技创新团队“信阳农林学院作物绿色防控与 品质调控科技创新团队”(项目编号:XNKJTD-007)。
作者简介:岳双奇(2002- ),男,河南许昌人,本科,信阳农林学院2019 级植物保护航空植保专业学生。
*通讯作者:乔利(1980- ),女,博士,副教授,从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研究工作,E-mail:[email protected]
更新日期/Last Update: 2023-03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