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考文献/References:
[1] 赵久然,王帅,李明,等. 玉米育种行业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.
植物遗传资源学报[J],2018,19(3):435-446.
[2] 41 份欧洲玉米种质选系主要性状评价及杂种优势分析[D].
哈尔滨:东北农业大学,2018.
[3] 王震. 中华人民并和国行业标准——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标
准第一部分《玉米抗大斑病鉴定技术规范》[NY/T].1248.1-
2006.
[4] 马延华,孙德全,李绥艳,等.黑龙江省玉米地方品种主要农
艺性状综合评价及优异种质资源筛选[J/OL].作物杂志:1-13
[2023-12-13].
[5] 王辉,张晓祥,王平喜,等.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通径分析[J].
河南科技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2,50(04):17-22.
[6] 王晓东. 我国北方玉米品种及自交系更替过程中产量和生
理特性的演进[D].沈阳:沈阳农业大学,2013.
[7] 李淑君,董昕,付忠军,等.二十个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
力及相关性分析[J].南方农业,2018,12(28):8-13+17.
[8] 谢振江,李明顺,李新海,等.华北地区骨干玉米自交系农艺
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[J].沈阳农业大学学报,2007,38(3):
265-268.
[9] 茹高林. 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主要农艺
性状增益分析[D].乌鲁木齐:新疆农业大学,2009.
[10] 郗小倩,李洪,王瑞军,等.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评价及与农艺
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[J].农学学报,2022,12(04):13-17+
95.
[11] 孙瑞东,臧振原,慈佳宾,等.玉米自交系对大斑病菌的抗性
鉴定及抗性来源分析[J].作物杂志,2020(02):65-70.
[12] 李巧,马梓峰,徐红梅,等.褪黑素缓解玉米赤霉烯酮引发的
卵巢颗粒细胞氧化应激与雌二醇合成异常[J].西南民族大
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24,50(02):141-149.
相似文献/References:
[1]张守林.浅谈低水分优质玉米生产技术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1):27.
[2]许化凌.玉米抗旱播种技术措施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1):31.
[3]刘彦春.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1):32.
[4]徐连生,张浩然.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措施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1):59.
[5]郭文军.浅谈玉米收获机的发展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2 ):14.
[6]胡红梅.浅析优质玉米种植要点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2 ):22.
[7]申小杰.浅析玉米灌溉方法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2 ):23.
[8]高淑芬.浅析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2 ):24.
[9]朱 琳.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2 ):29.
[10]张秀敏.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方法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16,(02 ):62.
[11]陈海军.种植密度对早熟春玉米南北73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[J].现代农业研究,2021,(4):117.